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坐

张耒 张耒〔宋代〕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夜霜还未落下秋气已先清冷、萧瑟。
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仅剩的几片树叶迎着秋风却仍在飒飒作响。

注释
夜坐:夜间月下独坐,在思考人生。
庭户:庭院。
夜霜欲落:古人认为霜是从天上降落的。清:清冷、萧瑟。
真:一作“直”。甘:甘心。衰谢:衰落凋零。
尚:还,仍。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春玲.儿童熟读古诗300首 下.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01:20
2、 陶文鹏.宋诗精华.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397
3、 徐中玉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精品普及读本 唐宋诗.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03:314
4、 卢盛江.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 宋诗卷 上:黄山书社,2017.05:280-281

赏析

  这首七绝是秋夜即景咏怀诗,诗人通过咏不甘凋零的梧桐来寄托自己倔傲的心志。首二句写庭院无人,月色光明,夜霜将降,空气清冷,不但点明了时令,渲染了氛围的沉寂凄清,而且烘托出诗人“夜坐”时孤寂的心境。后两句笔锋振起,赞美庭院中不甘凋败衰谢的梧桐,其中一个“真”字充满了诗人无限钦佩之情。结句具体地描绘出梧桐秋残之叶迎风抖擞的姿态。小诗寄寓了诗人不甘寂寞、积极人世、老而弥坚的自强精神,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味,是一首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好诗。此诗用词浅显平易却寓意深切。

  “庭户无人秋月明”,紧扣诗题“夜坐”二字,交代了环境。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难以成眠,独坐月下,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晚年的作品,创作时间大约在崇宁(1102-1106)末期。张耒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却十分坎坷,晚年罢官后,投闲困苦,却口不言贫。

参考资料:完善

1、 卢盛江.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 宋诗卷 上:黄山书社,2017.05:280-281
2、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历代名诗鉴赏 宋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08:160-161

简析

  《夜坐》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一首秋夜即景咏怀诗,诗人通过咏不甘凋零的梧桐来寄托自己倔傲的心志。首二句写庭院无人,月色光明,夜霜将降,空气清冷,不但点明了时令,渲染出氛围的沉寂凄清,而且烘托出诗人“夜坐”时孤寂的心境;后两句笔锋振起,赞美庭院中不甘凋败衰谢的梧桐,其中一个“真”字充满无限钦佩之情。结句具体地描绘出梧桐秋残之叶迎风抖擞的姿态。此诗寄寓了诗人不甘寂寞、积极人世、老而弥坚的自强精神,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味,具有鼓舞人心的振奋力量。

张耒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2368篇诗文  14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张孝祥(存疑)〔宋代〕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版本一

晓来江上荻花秋,做弄个离愁。半竿残日,两行珠泪,一叶扁舟。
须知此去应难遇,直待醉时休。如今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版本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

叶茵 叶茵〔宋代〕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一竿风月

陆游 陆游〔宋代〕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